“旱改水”改出致富田
【资料图】
全媒体记者 刘丽华 通讯员 李 素 周 琦 孟令蔚
3月29日,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,大型翻土机在目标地块上翻田,村民穿梭田间,将调理剂撒下,改善土质,调整土壤生态环境。如今,千金村零散的旱地已被改造成连片的水田。
“以前种旱田都是靠天吃饭,遇到干旱就没有多少收成了。改成水田后,不仅可以种水稻,还可以发展葛仙米,收入翻了几番,我们都很愿意改。”千金村村民张厚宽率先加入“旱改水”项目,将自家1.65亩旱田进行改造。
葛仙米并不是米,而是一种水生藻类植物,依附在水稻田里生长,有“绿色燕窝”之称,含18种氨基酸,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,生长环境非常特殊,稻田必须干湿度适宜、原生态、无污染。
走马镇水源充足、水质优良,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产区,拥有可生长葛仙米的水田近1万亩,分布在千金村、金龙村、汪家堡村等20多个村。长期以来,当地政府把葛仙米作为特色产业打造,提出百亿元产业目标。
去年11月,走马镇决定实施“旱改水”项目,扩大水稻种植面积,为发展葛仙米产业营造良好环境。
“为让群众实实在在增收,前期我们通过调研走访,充分征求群众意见。”走马镇党委宣传委员、统战委员孟小平介绍,走马镇第一期“旱改水”项目涉及千金村、汪家堡村、金龙村、白果村、刘家垭村、古城村、周家峪村等7个村,涉及农田260余亩,预计今年4月底完工。
“我们把原有的旱地进行平整、加修田坎、建设配套水系工程,形成灌溉系统。项目实施后,水稻种植面积扩大,葛仙米的生长环境也会更加适宜。”鹤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贺鹏介绍,“旱改水”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,通过对田、水、路综合治理,建成易于耕作、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基地,达到提高耕地质量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目的,对增加群众收入、缓解保护耕地和占补平衡压力、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
“旱改水”项目实施后,走马镇种植葛仙米的农户收入可达2万元每亩,无污染绿色水田产出的水稻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,售价可达20元每公斤。
下一步,走马镇将持续做好“旱改水”项目的后续农业技术支撑,面向参加项目的村民开展“葛稻共生”种植技术培训,进一步丰富农民种植知识,提升农民技能,实现一田两“米”双丰收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东方地质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